#公务员考试#近期全国“两会”召开,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引起各方热议。政协委员巩汉林在自己的提案中,就建议公务员考试要考硬笔书法。他指出,“你是个国家公务人员,你连中国字都写不好,你不称职!”对此很多网友表示支持,认为这有助于提高对汉字的重视,保护中华文化的传承,有的人则认为汉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,会写就行。
虽然老话说字如其人,写字好看的人,人品也不会太差。但这话有些偏颇。北宋时期的蔡京,历史上很有名的奸臣,是徽宗朝“六贼”之首,但是书法造诣堪称一代宗师,“苏黄米蔡”的“蔡”最先指的就是蔡京,只是后来这家伙人品低劣、名声太臭,才换到蔡襄头上。蔡京的老板宋徽宗赵佶,字也写得好,自创“瘦金体”,今天都还有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,可这哥们当皇帝就没干一件正经事,最后国破家亡。这样的例子实在多得很。南宋的秦桧,明朝的严嵩,清朝的和珅,这些人都是书法好手。可见,字写得好不见得这个人就是好人。
实际上,字写得好不好,并不能与公务员是否称职划等号。这些年来,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融入各行各业,真正提笔写字的已经不多了。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写得最多的也许就是自己的名字,而公务员平时的工作需要写字的地方也是少之又少,处理文字材料都是打印,既工整也美观,政务处理也是采用信息化手段,需要写字的工作几乎只有开会时作会议记录以及领导在文件上签字。既然绝大多数的工作都不依靠写字来开展,又有什么理由根据写字好不好来判定公务员工作是不是称职呢?
当然,一名公务员,字写得太丑也不好。公务员这个身份,代表的更多是责任而不是地位。近些年来,新技术新手段普及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带来了文化传承的一步步弱化,有的人电脑上打字如飞,却常常提笔忘字,有的人写字太丑,甚至感叹“连自己都看不下去”。公务员的行为,在社会上是有示范带动作用的,把字练好一些,既展示党政机关形象,也可以体现个人水平,还能带动形成重视文化、重视书法的氛围。从个人层面来讲,练字可以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,更可以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,何乐而不为?
事实上,公务员申论考试中,写一笔漂亮的字无疑可以增加在阅卷人心中的权重。反之,写字潦草、太丑的试卷,在阅卷人面前观感不佳。由此可见,硬笔书法一直是公务员考试的内容,只是没有明确。为什么没有明确?既没有必要,也无法落实。一个字,判断写得好与不好,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可以把握,甚至人与人之间对同一幅字的看法也不一样,总不能请书法家参与阅卷吧?书写工整、字迹清晰即可,不宜提不符合实际的要求。
话说回来,虽然公务员考试不要求字写得多好,但过于潦草也不好,考生们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先想好再写,不能反复涂改,而且注意书写端正、工整,字写得太丑的,公略教育小编建议好好练字,因为写字太丑而丢分确实不划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