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备考资料 > 资料 > 申论 > 内容详情
申论:以 “ 警惕 ” 为题目,结合具体事例,写一篇文章
2020-10-16 13:42:11    来源:    浏览:
【导读】国家公务员考试、辽宁省公务员考试、事业单位招录考试、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、基层工作者招录考试、政府雇员考试、银行招录考试、招警、招教、选调生、公选、遴选等最新招聘信息、备考资料,请查看公略教育官网http://www.gongluejiaoyu.com/或关注辽宁人事考试信息网公众号。
 
   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,当灾难突然降临,怎样才能为群众争取到更多的转移时间?
   汶川特大地震以后 , 四川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地质灾害联防预警机制 。横向是国土、气象、水利等部门加强合作预警;纵向,则是完善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、社 6 级监测体系,以农村村社、城镇社区、基层单位和施工工地为单位组群众参与防灾。
   为了让瞬间即发的突发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直达千家万户,各地逐步摸索出一套 “ 土洋结合 ” 的预警预报系统。“ 洋” ,就是运用先进科技手段,建立手机短信气象预警系统,由防汛责任人提前组织群众转移。“ 土” ,就是运用传统的敲铜锣、高音喇叭喊话等报警方法,及时通知群众转移。
   在都江堰市龙池镇和虹口乡,政府提前数天通过媒体发布限制游客和车辆进入的信息 ,使大量游客避免了伤亡。“ 要不是提前预警和及时转移 ,不知道要伤亡多少人。” 虹口乡群众说。
   灾后第一时间启动的各级保障,是此次及时救援、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的有力保证 。13 日下午 5 点 ,龙池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不到两个小时 ,由 20 台发电车 、20 辆疏散群众的公交车 、 15 支医疗小分队 、 50 多台消防车 、 几辆装满食物的大卡车组成的应急车队,一边排险一边向灾区挺进。受灾地区各医院启动预案,及时派出医护人员,为受伤群众进行治疗,对灾区进行防疫消毒,严防后续疫情发生。为防止二次受灾,数十名地质专家组成的隐患排查小组在第一时间赶到,对可能发生灾情的隐患点逐一进行排查。
   有官员说:“ 地质灾害防不胜防,但是我们还是要防上加防。” 这话很好,怎么防?四川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。
   参考给定资料,以 “ 警惕 ” 为题目,结合具体事例,写一篇文章。( 40分 )
   要求:
   1 .自选角度,并根据自己选定的角度拟一个副标题;
   2 .中心明确,内容充实,结构完整,语言流畅;
   3 .总字数 800 —1000字。
 
 参考答案:
警  惕
—— 未雨绸缪,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
   我国自古就是自然灾害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,当今,在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下 , 我国面临的灾害形势也愈加严峻复杂 , 灾害损失也日趋严重 。 汶川 、玉树、舟曲 …… 无数的不幸充斥着我们的记忆,无数的不幸教会我们警惕。时刻警惕,未雨绸缪,在平安时期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。从事前防御、事中应对、事后补救三方面考虑,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灾救灾机制。
   事前防御 , 建立科学的防灾预警机制 。 科学技术是监测 、 预报灾害的利器 ,一个信息全面、功能先进、覆盖面广的灾情监测、评估系统在防灾减灾上需不可少。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提高自然灾害监测、预报的科技水平,积极引进国际进灾害监测预报技术,推动预警设备的更新换代。二要气象、国土、水利等部门落实责任 , 对地质 、 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, 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;
   进一步加强合作,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。三要建立以基层社区、村社为基础的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、社 6 级监测体系,群众与政府相结合,地方与中央相协作,积极发挥群众防灾预警作用,做到群防群测。
   事中应对,建立科学的应急救灾机制。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,防不胜防,这就要求我们在灾害突然降临时,备有完善的应急机制。首先,各级政府在规划之初即将应急救灾工作考虑在内,建设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基础设施,各地需须设有专门的避难场所,以便灾害到来时第一时间转移群众,保障群众生命安全。其次,地方各级政府要制定详细、具体的应急救灾工作流程,明确各部门职责,确保应急救灾的各项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启动并得到落实。最后,军队、医疗等单位平时定期开展应急救灾演习,熟练救灾工作流程,加强协作,保持警惕,增强防灾救灾工作意识。
   事后补救,建立科学的灾后保障机制。灾后保障是抗灾工作重要的收尾工作,更是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。灾后保障工作主要分为灾后援助和灾后重建两方面。在灾后援助工作中,一要及时疏通道路,保证援助物资运输通道畅通,确保救灾物资输送及时;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,各类社会组织及个人为辅的援助体制,随时发布受灾地区信息,鼓励社会各界关注灾情,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。灾后重建工作要以受灾地方政府为主导,负责制定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重建规划,各级政府相辅助,在政策上对受灾地区有所倾斜,确保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   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灾难让我们愈加坚强,创痛后当时刻警惕,社会越来越尊重生命,愿意并且能够为安全付出更多的成本,我们需将从灾难中获得有效前行的力量。

 

热门课程
公略教育
公略教育
立即关注
公告中心
关注查看
学习中心
关注查看
咨询中心
关注查看
官方微博
关注
官方QQ群
加入 加入

客服

拨打电话

找资料

题库

微信

返回顶部